消防新系統 專治電動車鋰電池火警
2025-03-06 00:00
電動車日益普遍,涉及電動車的交通事故亦按年增加,安裝在電動車車底的鋰電池一旦起火,有機會引發熱失控,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即使火勢被撲滅,若鋰電池仍有一定數量的能源,有機會再次「翻燒」。針對電動車鋰電池火警,消防處最近引入一系列滅火救援工具,其中電池滅火系統可透過高壓氣動刺針,刺穿車底鋰電池外殼,直接及高效地注水以迅速降低電池溫度,令前線人員可大為減少處理火警時間及用水量,加快肇事現場的清理工作。
消防處昨日向傳媒示範最近引入、針對電動車起火的滅火裝備。助理消防區長(災難應變救援)文家平表示,當電動車的鋰電池發生熱失控,火勢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比一般傳統氣油車輛的火勢發展得更快,而且鋰電池一般安裝在車底,消防員若用傳統救火方法,由車輛外圍射水,水源未必有效直接接觸冷卻電池,而且鋰電池的特性是當明火撲滅後,若電池仍有一定數量的能源時,熱失控情況仍有機會發生,車輛會再次燃燒。
應急插頭阻止起火電動車續行駛
針對日益嚴重及複雜的交通事故,文家平說消防處早年成立公路及鐵路拯救專隊,除處理一般公路、鐵路意外事故,近年修訂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行動指引,並加強前線消防員的培訓,以增強處理相關事故的效率及安全性。
他又指出,根據國際研究,處理電動車火警需持續4小時及用水達15萬升,才能令電動車鋰電池達至穩定狀態,但人員仍有機會面對隨時「翻燒」的風險。
消防處最近引入一系列針對電動車火警的滅火工具,包括鋁合金製造的高壓噴霧喉筆,直徑40公分、長2.49米,喉筆筆頭有逾200個小孔,當放置於車底時,喉筆產生的水霧能安全覆蓋鋰電池起火位置,達到快速降溫效果;另一設備是應急插頭,可應用於電動車火警或交通意外現場,此設備可直接插入電動車充電插座,模擬充電狀態,防止電動車靠自身動力行駛,從而提升現場人員的安全性。
專用滅火氈能抵禦550度高溫
電動車專用滅火氈由玻璃纖維和矽膠塗層製成,能抵禦高達攝氏550度的高溫,並在攝氏1100度才開始軟化,尺寸達11米乘8米,重量約45公斤,足以覆蓋電動客貨車;滅火氈是以窒息法輔助滅火,除可有效控制火勢蔓延,亦大大減少有毒氣體及濃煙擴散;另一裝置是臨時水池,由多塊防洪擋板快速組裝而成,將已燃燒或具有復燃風險的電動車浸入,能有效抑制鋰電池內部的熱失控現象,防止復燃。
至於電池滅火系統,是一種專為消防人員設計的鋰電池火警滅火裝備,系統能深入車底電池位置,透過高壓氣動刺針,瞬間刺穿鋰電池外殼,直接及高效地注水,迅速降低電池溫度。文家平稱,傳統滅火方法通常難以滲透電池模組內部導致滅火過程延長,而此系統提供更直接及高效的解決方案,減少火災對生命及財產的威脅。
據了解,全套滅火裝備價值約20多萬元,消防處目前有兩組電池滅火系統,分別放在屯門消防局及港灣消防局的公路及鐵路拯救專隊的拯救車上,至於高壓噴霧喉筆及應急插頭等裝備,已放置在各區的公路及鐵路拯救專隊救援車上。消防處強調,會因應火警及現場情況,決定使用何種滅火裝備進行滅火工作。?
最新回應